凌晨三點,我縮在悉尼公寓的沙發上刷微博,指尖突然停在《獵豹》那張OST預告海報——陳漢生和凌崢嵘的剪影在霓虹燈下交錯,背景旋律像把鑰匙,『咔嗒』一聲撬開我記憶的鎖。
說來好笑,我明明連劇都還沒看過。但當『淬火時刻』四個字跳進眼裡,突然就想起大學時和室友擠在宿舍追《潛伏》的日子——老舊筆記本卡成PPT,我們卻寧願盯著轉圈圈的加載圖標,也不肯錯過余則成任何一個眼神。
手帳本裡還夾著當年抄的台詞:『信仰就像月光,你看不見它,但它總在黑夜裡陪著你。』墨跡被奶茶漬暈開一角,像極了現在隔著太平洋看國產劇的我:明明聞得到煙火氣,伸手卻只摸到冰冷的區域限制提示。
閨蜜昨天在群組哀嚎:『《獵豹》預告片刷了十遍!史彭元舉槍的動作讓我夢回《隱密的角落》,楊爍的警服造型簡直是從我青春期夢裡走出來的——結果點開正片給我彈地區限制?!』後面跟著六個不同時區的哭臉表情包。
其實何止是《獵豹。去年《漫長的季節》更新時,溫哥華的表哥天天給我發語音劇透,氣得我把他微信設成免打擾。直到完結那天他發來段錄屏——范偉蹲在鐵軌邊吃橘子那場戲,鏡頭掃過他皸裂的手指,我突然就哭了。不是因為劇情,是因為發現自己連為喜歡的角色哭一場,都要靠別人『走私』來的片段。
數據說全球有6000萬華人面臨類似困境(2024跨境娛樂消費報告),但對我來說,這不只是數據——是外婆視頻時問『你看到《父母愛情》裡安傑生孩子那段沒有』時,我只好含糊說『網速卡』的愧疚;是春節聯歡晚會直播時,總要比國內晚半天才能找到帶字幕的盜鏈。
說遠了。回到《獵豹》這張OST歌單,蔣璐霞飾演的邱天有句台詞預告:『有些子彈注定要飛一會兒才聽得到回響。』我們這些海外遊子何嘗不是在等——等技術打破邊界,等每個熱愛華語影視的人,都能堂堂正正點開播放鍵的那天。
你們呢?有沒有哪部國產劇/綜藝,讓你在海外抓心撓肝卻看不到?在評論區留下片名,說不定能遇到同病相憐的『病友』互訴衷腸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