刷到《海魂衫》概念海報那刻,我在紐約咖啡館卡成PPT——海外華人的追劇痛誰懂?

紐約下午三點,我縮在布魯克林咖啡館的角落刷微博,螢幕突然跳出《海魂衫》的藍白條紋海報——那瞬間WiFi像被施了咒,影片預告卡在導演李路的名字上,轉圈轉得像我小學時玩的陀螺。

說真的,那抹藍白條紋差點讓我打翻手邊的冰美式。初中時我也有件類似款,體育課總被女生笑像監獄服,有次偷穿去網吧被班主任逮到,他揪著我領子說:「你這孩子,海魂衫能穿出民工氣質也是本事」。現在想起來,衣領上還有當年燒烤攤沾到的孜然味。

預告片裡有句臺詞特別戳人:「槍聲響起的剎那,青春就碎成玻璃渣」。這讓我想起高三晚自習,隔壁班男生用手機外放《士兵突擊》,教導主任衝進來時,全班默契地用翻書聲蓋過臺詞——其實主任耳背,他永遠不知道我們在課本底下,藏了多少個熱血沸騰的夜晚。

編劇高滿堂和導演李路首次合作的消息,讓我多倫多的表姐連發十條語音:「記得嗎?當年《闖關東》咱倆擠在被窩裡看,你媽以為我們在補課!」她去年生娃後再也沒追過國產劇,說每次看到「僅限大陸地區播放」的提示,就像被潑了盆冷水。

我在海外華人論壇看過更心酸的帖子:溫哥華的孕媽為看《人世間》,每天淩晨三點爬起來等更新;雪梨餐廳老闆把《漫長的季節》安利給韓國客人,結果自己永遠卡在片頭曲。有個留學生說得絕:「我們這群人啊,就像海魂衫上的線頭,看著和大陸連著,輕輕一扯就斷」。

不過說真的,當年穿海魂衫翻牆逃課的我們,現在不也琢磨著怎麼「翻牆」看劇嗎?昨天我媽突然打視訊問:「你在國外能看《海魂衫》不?你爸把你那件舊校服從箱底翻出來了。」鏡頭一晃,我看見衣櫃深處那抹熟悉的藍白,突然鼻酸——原來有些東西,比網路信號跑得更遠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